九三閱兵現場,有一支隊伍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首次亮相抗戰勝利主題閱兵的女兵方隊。
她們肩負著特殊使命
女兵方隊代表全國廣大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有著展示新時代民兵風采的重任。她們全部由女民兵組成,是民兵首次出現在以紀念抗戰勝利為主題的閱兵活動,彰顯著民兵在中國“三結合”武裝力量中的重要地位。
抗戰中她們的前輩貢獻卓越
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國民兵規模達 260 萬人以上,廣大民兵參戰支前、英勇作戰,殲敵 10.6 萬余人,為抗戰勝利譜寫了不朽篇章,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如今,參閱的女兵來自 15 個省份,覆蓋抗戰時期黨領導的主要抗日根據地,有的來自鐵道游擊隊、平原游擊隊等戰功赫赫的優良傳統民兵隊伍,有的來自創造了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等獨特戰法發源地的典型民兵組織。
她們的形象展現新時代風采
此次受閱,女兵方隊的著裝也有了新變化,換上了迷彩服,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民兵的嶄新形象,英姿颯爽不讓須眉,徒步方隊中,她們以鏗鏘有力的步伐走過天安門廣場,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閱兵背后的精神傳承
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少將副局長吳澤棵介紹,此次閱兵注重將抗戰元素、歷史元素融入設計,參閱部隊大多從具有抗戰部隊血脈的單位中抽組,通過展示抗戰部隊老番號、老功勛和特有精神,彰顯對英烈的緬懷、對功勛的崇尚、對抗戰精神的傳承。這次閱兵還體現了維和任務與抗戰精神的傳承,受閱的維和部隊方隊遂行過國際維和任務,具有東北抗聯血脈,涵蓋工程兵、步兵等兵種專業,既突出對抗戰勝利的隆重紀念,又展現我國履行國際義務、維護世界和平的大國擔當,其中部分參閱隊員來自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親手締造且最早對日作戰的英雄部隊,他們身上脈動著英雄的血脈,楊靖宇精神成為部隊發展的不竭動力和維和官兵走出國門初心不改的魂之所系。
戰旗方隊彰顯抗戰精神
在徒步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后,伴隨著雄壯的《鋼鐵洪流進行曲》,戰旗方隊受閱。戰旗方隊從無數英雄和眾多功勛榮譽旗幟中,區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部隊,遴選具有典型意義的旗幟,由所在部隊官兵擎旗受閱,寓意著偉大的抗戰精神接續傳承,人民軍隊無畏艱難、奮勇直前,其中包括劉老莊連、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狼牙山五壯士連、楊靖宇支隊等。戰旗的擎旗手都來自相應的功勛榮譽部隊,體現抗戰精神的薪火相傳和優良傳統的賡續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