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許我們喝咖啡的時候并不會在意咖啡豆是什么品種,當你喝到一杯好喝的咖啡,或許是認為這是咖啡師沖得好。而回到咖啡師的視角,一杯好喝的咖啡,咖啡師只是盡到綿薄之力表現出這支咖啡豆的風味。
通常我們喝的咖啡是什么品種?
當今市場上,全年每年生產的咖啡主要有兩種,分別是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其中阿拉比卡咖啡豆占全球咖啡產量的60-70%,羅布斯塔咖啡豆占全球咖啡總產量的25-30%,而利比里卡種因為產量過于微小而不作評論。這些咖啡豆最終都會被人們消費掉。所有宏觀上看,我們喝的咖啡不是阿拉比卡種就是羅布斯塔種,還有它們兩者的混合。
羅布斯塔咖啡種也就是中粒種咖啡,我們親切地稱為羅豆,由于產量高,能適應惡劣環境,抗病抗蟲能力強而被人們認可,在風味上則表現出烤糊麥子、土腥、堅果等不太愉悅的風味。因此多用于速溶咖啡的原材料,或者成為意式拼配配方的原料。
阿拉比卡則是與羅布斯塔剛好相反,它產量低、柔弱、對生長要求苛刻。但它唯一的優勢——風味佳使它占據了全球咖啡產量的7成。當然,也不是全部的阿拉比卡咖啡豆的風味都如此優異,在阿拉比卡種下也細分了許多子屬種,其中有風味優異也有風味不盡人意的。一些好的咖啡品種(咖啡豆)會在精品咖啡市場消費,次之為商用大宗商品流通進市場,其中也有一部分用于制作速溶咖啡。
因此,強調“100%阿拉比卡咖啡豆”不見得就是好,因為阿拉比卡的對標是羅豆,而好的咖啡豆根本不會糾結是否100%阿拉比卡,而是糾結是阿拉比卡種下的哪個細分品種。
著作權58非魚。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不是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蔣老師